摘要:为探究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过程中长期及短期的互动性关系,本文在整理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并构建Var模型,使用—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程度及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等相关数据,通过脉冲响应、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等方法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长期时序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处于均衡促进态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力系数为0.,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力系数为0.;但在短期内存在正负向交替影响作用。这为我国针对长期与短期不同态势分别制定经济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01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加剧、疫情暴发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主要国家或经济体的投资审查力度不断加强,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投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我国经济已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要坚持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这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在“走出去”战略的引导下,我国企业纷纷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缓解国内产业市场饱和的同时,不断提升的投资回报率也带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使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根据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年的0.44亿美元增长到年的.4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25.19%。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继续萎缩,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量较年锐减多达40%,超过1万亿美元[1]。而我国年对外直接投资为.4亿美元,仅有小幅度回落,成为疫情下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根据《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年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总数达到2.75万家,总计设立的对外直接投资分支机构高达3.72万家,境外企业在资产评估中评估总额达到7.2万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更是达到了.8亿美元。可见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需求高质量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模式。
与对外直接投资产值的增大相对应的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转变。根据国家统计总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77.4%;到年下降到46.1%。如此巨大的变化幅度也引起了相关学者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