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文件提出,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激活消费新市场。主要涉及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以及数字化治理等四大方面。
(一)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
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允许购买并适当使用符合条件的社会化、市场化优秀在线课程资源,探索纳入部分教育阶段的日常教学体系,并在部分学校先行先试。鼓励加大投入和教师培训力度,试点开展基于线上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深化普及“三个课堂”应用等。完善在线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监管、市场准入等制度规范,形成高质量线上教育资源供给。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且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学习。疫情期间,凭借自身极强的灵活性打破时空桎梏,承担起全国3亿师生“停课不停学”重任的在线教育受热捧。
疫情期间,服务于全国中小学生在线学习的主阵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5月初的统计数据表明,平台浏览次数达20亿,访问人次超过17亿次。从高校来看,截至5月初的统计显示,全国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万教师在线开出了万门课程,合计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万人,合计23亿人次。
据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年底增长2.22亿,占网民整体的46.8%;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0亿,较年底增长2.26亿,占手机网民的46.9%。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推迟,教学活动改至线上,推动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CNNI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工具,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在线教育前景光明。在线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政策利好、信息技术浪潮以及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亿元,预计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亿元;在用户增长上,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2.61亿人,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9亿人。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
以互联网优化就医体验,打造健康消费新生态。医院建设,推进线上预约检查检验。探索检查结果、线上处方信息等互认制度,探索建立健全患者主导的医疗数据共享方式和制度。探索完善线上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规范推广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远程医疗、互联网健康咨询等模式。支持平台在就医、健康管理、养老养生等领域协同发展,培养健康消费习惯。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医疗的用户持续增长。年4月至年4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从万人增长到万人,同比增长59.9%。预计年4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将达万人。疫情之后,国内居民对于互联网医疗服务形式的认可度和使用程度将迎来持续上升期。长期来看,互联网医疗的用户普及率仍然较低,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Mob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政策利好、技术进步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始终保持CAGR3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为亿元,预计年达亿元,年逼近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
打造“随时随地”的在线办公环境,在部分行业领域形成对线下模式的常态化补充。支持远程办公应用推广和安全可靠的线上办公工具研发,满足日常性多方协同工作、异地协同办公需求,有效支撑工作效率提升、业务协同模式创新和业务组织方式变革。推动完善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为在线办公提供有效支撑。
远程办公,分“远程”和“办公”两部分,是指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非本地办公:在家办公、异地办公、移动办公等远程办公模式。远程办公分为协同办公类,通讯类,文档类,任务管理类,硬件视频会议,云视频会议类。国内远程办公行业在云计算发展的带动下从单点切入,以功能叠加的方式逐步向平台型产品发展,云视频已经成为远程办公的核心功能。
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企业和人数骤增。2月3日,阿里旗下钉钉数据显示,中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腾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