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现在估分低于本科线以下的考生来说,进入到本科会有一定难度,但又对未来的规划觉得有些迷茫,觉得不读本科有些遗憾,读高职(专科)却又了解的比较少,对高职存在一定偏见认为未来发展没有本科好。我国的高职招生规模不断增加,从15年的.4万人到18年的.9万人,再到19年国家提出百万扩招计划后,增加到.6万人。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考生和家长需要转变观点,突破对于职业教育的固有定义。高考只是孩子的一个人生节点,并不是终点。未来选择高职院校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考生应该怎么选择高职院校呢?高清楚院校高职(专科)的类型首先,考生和家长需要搞清楚高职(专科)院校的类型。大体来说,高职院校有四种类型:第一类是高职本科院校。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对高校开展职业化教育提供了大量指导性建议,鼓励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职业技术大学”是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型本科院校。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允许一批高职学校试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截至目前,已分批建设了27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第二类是含有专科专业的本科院校。1、重点老牌本科大学的专科专业:比如工程大学延边大学、各省中医药大学、理工科大学等都有少量的专科专业2、普通新升格本科大学的专科专业:比如新升格的师范学院、新升格的医学院、新升格的理工学院等都有较大量的专科专业第三类是行业型高等专科学校。3、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国内以“高等专科学校”命名的高等院校已经不多了,很多已经升格为本科院校了。而师范类、医学类等这两年“高专院校”是占比最大的。这类院校许多是由各地的师范学校、卫生学校等升格而来。4、其他行业型高职(专科)学校:比如金属、轻工、水利、水电、纺织、艺术、轨道交通、司法警官等专业类型院校。第四类是其他类型高职(专科)院校。5、热门地区+热门行业院校:比如北上广、各类省会等城市的高职院校,以及就业需求市场较大的高职院校。6、一般地区+一般行业院校:除去以上类型高职专科院校以外的其他高职院校。报考要有宏观原则和微观考察其次,报考要有宏观原则和微观考查。从宏观原则上来说,报考高职高专院校可以考虑四点:第一个原则就是大城市。这里没有歧视中小城市的意思。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更充分,就业机会也更多。有句老话叫做“山沟沟里面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就是这个意思,上学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视野。第二个原则是规模。一万人左右的中等规模可能是相对适宜的。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一个大学,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的最优规模是不超过1万人。规模太大了,就业很麻烦。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合格的教学设备,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老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可以招很多学生,如果老师和设备跟不上,难以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而且,学校规模过大,在管理上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如果学校规模过小,比如只有一两千人,也有其他的问题存在,考生一定要慎重考虑。第三个原则是兴趣。考生在填报普通本科志愿的时候,专家都建议要以兴趣为主。同样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报考高职志愿的时候,也要讲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一样会学不好。不论什么层次,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第四个原则是宽口径。高职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一样,上大学所学的专业未必是一辈子的职业,很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转向其他的行业。如果专业过于狭窄,不具备转型的基础,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看所选的专业有没有一个职业群为背景,有没有一定的职业适应性。另外,挑选专业也要看得“深”一些,应该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朝阳事业,而不是眼前的热门职业。从微观层面而言,就是看这个学校是不是出现在各省区市招办印发的招生学校名册上。如果想了解得更详细,可以登录教育部网站进入相关页面,验证这所学校是否具备资格。接下来就是详细考察了。大家都想上个好的高职院校。怎么了解最优质的高职院校一个最直观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是否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名单,这个名单被形象地称为高职的“”院校。进入这个名单的学校,在师资、设备、教学水平方面都在国内处于不错的水平。再有一个方法就是,可以看教育部公布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名单。全国所高职院校进入“双高计划”建设名单。还有一些参考指标像XX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都可以作为考生选择高校的一个参考指标。接下来咱们就分别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为了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启动了被称为“高职”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首批立项建设有28所院校,第二批立项建设的有42所院校,第三批立项建设的有30所院校,共所。这些示范性高职是一个省高职院校的典范,也基本上是一个省的最强高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名单“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年12月10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正式发布,简称“双高计划”,共有所高职学校入选。这是继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双一流”后,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制度设计。在所高职学校中,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56所(A档10所、B档20所、C档2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所(A档26所、B档59所、C档56所)。省份布局:覆盖29个省份。专业布局:申报的个专业群覆盖了18个高职专业大类,布点最多的五个专业大类分别是装备制造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农林牧渔大类。产业布局:服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群有个,面向现代服务业的个,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个,面向现代农业的32个,其他32个。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年教育部、财政部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遴选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名单填报志愿需谨慎1、国家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整体实力尚可。但是不同地区的院校之间差异较大,少数热门地区的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本科二批投档线。另外,这些院校内部也有优势专业和普通专业的差别,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报考这些院校的优势专业,一般就业前景看好。2、含有专科专业的本科院校——由于受本科学校的“品牌”影响,整体招生录取分数线较高。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学校,这一档次的学校的整体科研学习氛围较浓。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尝试着报考该类学校。3、行业型高等专科学校——有志于从事教师、护士、工程技术员等岗位的同学可以报考该档次学校。但是由于本科院校的“降维打击”的原因,这类院校的学生的就业会有一定的挤压。4、其他类型院校——报考建议以“就业”为首要原则,坚持“专业优先”+“地区优先”相结合来填报志愿。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