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4月4日消息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介绍,贸易环境在日趋优化,今年运输难题大大缓解,海运价格大大下跌。民航在恢复,客运航班腹舱可以带来很多运输能力。客商往来也更加便利。最近一些调研也显示,现在有一些省的订单呈现逐渐回暖的趋势。
订单下降、需求不足是外贸企业主要困难
王受文表示,外贸形势大家都比较关心,特别是近期,周边国家外贸数字都已经公布,“大家也很关心中国的外贸数字,因为周边国家地区的外贸数字降幅较大。”他分析。
“前两个月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外贸数字,也是呈下降的趋势”王受文分析,这是由于世界经济总体复苏还不够有力。世界贸易组织3月初发布了一个数字,国际贸易晴雨表的指数比上次公布的指数下降了4个百分点,只有92.2%,基数是,国际贸易指数也反映了国际需求不畅通。
“从已回收的广交会1.5万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订单下降、需求不足是遇到的主要困难,这和我们的预期是一致的,今年的外贸形势严峻复杂。”王受文称。
中国外贸具有竞争力、韧性和优势
王受文同时指出,也要看到中国外贸具有竞争力、韧性和优势。第一,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会给外贸提供推动力。中国的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昨天,物流协会公布的我国物流指数已经2个月连续上升,上个月达到了55.5%,国内的物流在动,这说明国内的经济在复苏,经济复苏就对进口产品的需求有一个牵引力。国内经济的复苏,对我们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推动力。
第二,40多年开放创新,使外贸企业形成了一些新优势、新动能。比如说,我们现在绿色新能源产业呈现了比较好的竞争力,我们通过与周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也为我们创造了比较好的市场准入。大家知道,今年RCEP15个成员中,菲律宾会在7月份左右批准生效,这样15个成员都已经批准RCEP,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大的市场准入的机会。我们还在商签新的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我们的外贸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增长的速度比线下贸易增长速度要快,贸易数字化进程也不断提升,这些都为我们的外贸提供了新的竞争优势。
第三,贸易环境在日趋优化。大家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船舶一箱难求,找不到集装箱,运输价格非常高。今年运输难题大大缓解,海运价格大大下跌。我们的民航在恢复,客运航班下面都有腹舱,可以带来很多运输能力。客商往来也更加便利,这些都表明,贸易环境在优化。他指出,最近一些调研也显示,现在有一些省的订单呈现逐渐回暖的趋势,当然还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性。所以,既要看到我们有一些优势,也要直面困难。
王受文表示,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在外贸领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找到地方特别是外贸企业、外贸行业所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外贸的稳定发展、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出口边际改善有三个信号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近期有三方面领先指标出现好转迹象,出口或迎来边际改善。
首先,沿海地区用工量与工价双双回升,指向出口订单生产转好。长江宏观同脉策科技合作开发了沿海地区用工量和用工价格指标。底层数据基于“我的打工网”APP所供应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普工招募数据(非熟练小时工)。经过回测,我们发现用工量指数与外贸集装箱流量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从当下数据表现来看,用工量与用工价格双双回升,或代表沿海地区制造业生产有所改善,或支撑出口量在近期回升。
其次,面向部分市场的运价开始改善。从CCFI分航线数据来看,尽管综合航线运价仍在下滑,但美东、欧洲、东南亚航线运价开始逐步回升。这反映出,我国向东盟及经东盟转口向欧美输送的贸易量或有回升趋势。
再次,3月前20日我国对韩国出口增速回升。在韩国3月前20日出口增速较2月大幅回落的背景下,3月前20日我国对韩出口同比增速由2月的5.1%回升至9.1%,明显改善。向韩国出口的货物中,消费电子及元器件占比较高,增速回升或是相关产业产销改善的信号。
3月出口降幅或将持续收窄,但改善的持续性仍待观察。从各项数据来看,出口表现好于2月,但与1月初出口相比强度并不高。总的来看,3月出口增速或好于1-2月合并表现,但增速转正概率不大。同时,领先指标转好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领先指标能否转化为货运量回升亦需要验证。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子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