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太宽,岁月太瘦。就这样在指缝间悄然溜走...
这一年,G20杭州峰会召开、亚投行开业、神十一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无一不显示着我国国力的增强。
里约奥运会、美国大选、南海仲裁案........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形势的发展。
中心商务区,在年也在求实进取的路上不断前行!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量分别占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10.5%和21.4%。有荣誉,有激励,有拼搏。回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心商务区这一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商务君
今日,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召开了年工作会议。从工作会我们上了解到,年,中心商务区以“两区两建两创新”为核心发展思路,加速产业导入和人口导入,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自贸区、自创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制度创新高地和转型升级引擎,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形象和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各类市场主体激增,大量优质项目落户运营,项目聚集和创新要素聚集实现历史性突破,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实现了“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两年翻两番年,中心商务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首破亿大关,而此前的年、年则分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亿元、亿元,这意味着中心商务区实现了两年翻两番。尤其是,商务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净增约亿元,经初步估算,分别占天津市生产总值增量的10.5%和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增量的21.4%,占滨海新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量超过30%,为市、区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年财政总收入90.69亿元,是年36.5亿元的2.5倍。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年.2亿元增长43%。内联引资亿元,比年.1亿元增长28%。商品销售额.4亿元,是年55亿元的7.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3亿元,是年7.08亿元的3.2倍。
入区企业数量质量效益增长显著年,中心商务区企业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年新增市场主体家,同比增长10%,其中各类现代服务业企业家,合计注册资本金亿元,比年翻了一番。其中注册资本金万元以上家,亿元以上企业家。截至去年底,全区各类企业总数已超过1.75万家。全年各类企业实缴资金超过亿元,在新区各功能区中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商务区全年由各招商局室引进的企业家,数量占新落户企业总数的30%,注册资金占到了总额的82%,包揽了绝大多数的大项目好项目,几乎做到了“一网打尽”。这其中包括家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重点签约项目,必将成为未来支撑商务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生力军”。此外,各局目前重点在谈项目超过个,拟注册资金超过亿元。与此同时,各类企业加速入驻,海河两岸楼宇租售率达到52%,实际入驻各类机构超过家。
此外,年中心商务区集中全力抓好北京招商,重量级项目竞相落户中心商务区。据了解,去年新落地央企二级总部共有有三家,分别是:全国第一家由保险公司设立的金融服务公司——中国人保集团设立的人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设立的中船重工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华融集团发起成立的华融投资,下一步中船重工集团还将在商务区设立金融板块的A股上市公司。此外,中心商务区还引进了中国人寿、腾讯集团、中信银行发起的滨海(天津)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这是第一家以“滨海”作为字头的金融资产交易所,将来有望与上海陆金所形成竞争。目前,中心商务区以国新商业保理、中车招银股权投资基金、保利商业保理等17家央企三级机构落地为依托,已经形成了央企集中聚集的良好态势。另外,在吸引央企项目落户的同时,中心商务区还紧盯“民企强”榜单,同步引进优质民营企业,形成了“国民共进”的良性态势,以海航集团、中国泛海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为代表的知名民企新设立一批金融组团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监会所属的中国金融租赁协会、中国保监会所属的全国保险中介协会、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大数据中心先后落户并实际办公,这是天津首次有金融类全国性行业协会集中落户,将对把于家堡打造成真正的金融重镇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目前,中心商务区产业特色日渐鲜明。其中,金融业支柱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区已聚集金融及类金融机构家,涵盖了几乎所有金融细分业态,合计注册资本金超过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元。金融业对区域增加值的贡献超过90%、税收贡献65%左右、投资贡献85%以上,是支撑商务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压舱石”和“顶梁柱”。同时,中心商务区科技互联网产业不断壮大,引进了联络互动、慧聪网、途家网、人人贷等一批领军企业。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产业加速聚集,新落户正邦集团、京粮集团、中钢冶金、找钢网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此外,中心商务区的文化传媒教育产业发展也方兴未艾,以派乐影视传媒、慕威时尚、言几又、骏勇圣东、鲲鹏世纪为代表的一批优质企业纷纷落户。目前,商务区产业发展呈现创新创业深度融合、“互联网+”特色日益突出、各行业互促提升的喜人态势。
创新步伐加快,投资环境完善年,中心商务区利用建设自贸区、自创区和双创示范基地的政策优势,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区域营商环境稳步提升。
去年,中心商务区在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方面不断创新举措,提升区域软实力,因此,政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其中,中心商务区创新提出了“自主+合作”的审批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招投标方式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成立商务秘书公司提供地址托管服务,打造OFFICE+办公平台,推出“专家+管家”服务体系,搭建“双创通”服务平台,推出全市首个商事登记预约预审系统,全国首创国地税联合办税模式,首创民非养老、培训机构审批的“多项合一”,落实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度创新。同时,中心商务区率先突破了微创企业开具税票难、市场退出难等长期制约创业者的瓶颈问题。
同时,年中心商务区金融开放创新亮点频现。通过强化与北京央企深度合作,先后已有超过40家央企在中心商务区落户了余个创新型金融项目,投资规模超过亿元。先后落户了一批“首字号”机构,如全国第一家保险国际救援公司、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创新试点机构——人保金服、天津第一家互联网基金销售公司;在全国首批落地的6家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中,商务区独占两家。同时,中心商务区在跨境并购、境外投资、资产证券化、持股平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新的典型业务案例,如百合网通过收购世纪佳缘,完成了全国第一单新三板反向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设立了首支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天津第一单QFLP业务。
此外,中心商务区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商务区已落户众创空间16家,其中腾讯、阿里云+优客工场、创始空间、紫荆花等11家众创空间已投入运营,合计注册企业家,入驻办公企业家。京津冀跨境电商产业联盟、京津冀众创联盟、于家堡创业培训平台、科技成果专业交易市场、互联网股权众筹中心等多元化专业服务平台相继成立。“就业即落户”政策落地实施,成为全市促进创新创业的一大政策亮点,拉动区域人才总量突破2万人。建立起“于家堡双创示范基地人才服务平台”,成功举办一系列大型招聘活动,不到半年时间为驻区企业招揽人才近1人。金牛座、巨蟹座、狮子座3个集中式人才公寓相继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此外,围绕建设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建成示范中心官方网站并已正式上线运行,正在全力推进交易登记平台、采购平台和最佳案例体验中心建设。
城市载体功能提升,现代化城市面貌初现年,中心商务区规划土地工作实现突破:完成了列入区政府全年重点工作的于家堡二期规划和建设计划编制等重大项目,并成功举行中心商务区土地推介会,国内知名地产企业竞拍,区域土地价值跃升。同时,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目前,海河两岸已累计竣工26栋楼宇,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加大基础设施及配套公建投资力度,投资额同比增长80%。新区文化中心和天津师范大学附属滨海学校主体封顶,将于今年投入使用。万达商业广场启动建设,天碱区域配套基础设施、沿河和主干道路绿化等项目加快建设,耀华中学附属滨海学校、于家堡第一幼儿园、医院等社会事业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目前,中心商务区已投入使用的国泰大厦、MIG金融大厦等16栋楼宇全部实现楼宇灯光展示,与于家堡高铁站交相辉映,形成海河两岸璀璨夜景;紫云公园周边、新金融大道景观带、滨河公园等绿化提升改造工程也已完成;与塘沽街、大沽街协同共进,完成了新建里等6个小区提升改造,为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些市政建设举措的实施,中心商务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另外,年中心商务区强化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先后制定、完善了20多项管理制度和办法。陆续建立运营了招商业务管理平台、政策兑现服务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公务用车平台、一卡通综合应用平台等,有效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
-报告完-
不忘初心
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文章由中心商务区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