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率达257,提升规模,强化盈利

净利润率达25.7%,提升规模,强化盈利是未来发展重点(H1)

作为央企,中国海外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行业融资环境紧缩和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海能够有足够资金和资源支撑企业做出积极的投资决策。年1-7月,中海在投资端表现突出,并以高权益巩固核心城市布局优势,在上海、北京、沈阳、武汉、宁波获取优质土地储备,而且能够保持低位的杠杆水平。利润率仍处在行业高位,但下滑趋势明显显现,如何提高盈利能力当是企业未来重点任务。

一、业绩稳定恢复,销售提速或为必需

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房地产行业首当其冲,房企销售业绩纷纷遭重挫,这也迫使多方式、多渠道创新营销模式以对冲疫情造成的销售停摆,在线上售房、直播、电商平台入驻等方式的助力下,企业的销售业绩平稳恢复,截止年7月,多家房企销售业绩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年1-7月,中海累计实现全口径合约销售金额亿元,累计合约销售面积万平米,同比涨幅分别为0.1%及0.8%,即疫情对销售业绩造成的负面效应已完全消化,但从恢复速度来看,1-7月TOP30房企销售业绩平均涨幅为5%,相较而言,中海销售业绩恢复速度相对滞后。

所以,对于中海而言,加快项目去化,增强对规模的重视度可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在流动性紧缩、融资环境趋紧的环境下,中海更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规模的高质量增长。

二、保持财务稳健,高权益、大手笔补足核心城市土地资源

由于疫情的影响,年上半年,房企土地投资也受到一定影响。中海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土地投资端的表现相对积极,主要呈现出三点特征:

第一、把握主动权,维持高权益。合作共赢、借力发展是房企为实现规模增长、风险共担的最常用方式,因此,房企在权益占比上会有所牺牲。从土地储权益占比上看,中海的权益占比虽有下滑,但整体仍保持在高位。年以前新增土地权益比例在90%以上,总土地储备权益占比在86%以上。

年1-7月累计新增土地储备万平米,土地投资总金额为亿元,其中权益面积万平米,权益投资金额亿元,按面积/金额的新增土地投资权益比分别为95.3%、97.6%。截止年6月30日,中海地产(包括中海宏洋)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万平米,权益建筑面积万平米,权益占比为85%,在行业中仍处于绝对高位。

第二、聚焦高能级,强势巩固优势地位。在行业回归/转向一二线城市的大趋势下,中海在投资城市的选择上一如既往的坚持高能级城市的深耕,致力于做深、做透已布局城市,强化核心城市的影响力。年1-7月,中海新增土储备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太原、南京、沈阳、苏州、哈尔滨等深耕城市。

第三、公开市场为主,投资力度加大。在拿地方式选择上,中海主要通过公开市场获取土地资源。7月份,中海拿地力度明显加大,7月单月中海在沈阳、长春、太原、北京、南京和广州新增土地储备11幅,权益建筑面积.7万平米,1-7月新增土地权益总建筑面积万平米,若将中海宏洋新增土地计算在内,1-7新增土地总建筑面积约万平米,以面积计算的投销比达到%,较年的98%有明显提高。

由于投资决策的理智性,中海的财务管控处于优质水平,资金充裕,净负债率维持在行业低位,除年超过40%以外,其他年份净负债率均保持在40%以下,年上半年净负债率为32.95%,中海具有足够的扩张空间和基础。

从企业当前土地储备总量和分布来看,华东区域土地储备占比相对较低,其他区域土地储备则趋于平衡,未来需加大土地投资力度,特别是华东区域(长三角)的土地储备补充,进一步强化整个长三角区域的话语权。长三角本身就是房企必争之地,华南企业也表现出明显的北上之势,如龙光集团已于上海成功斩获优质土储,市场的竞争只会愈演愈烈,若不紧抓时机实现货值补充,那么企业很容易失去既有沉淀。

三、利润率有下滑之势,增强盈利性是为关键

中海曾是行业内公认的利润王,其利润率常年维持在较高位置,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处于30%、20%以上。但在全行业利润率下滑的背景下,中海的利润率也同样难免呈现下滑之势。年上半年,中海实现净利润率25.7%,较年同期下滑1.5个百分点。

更长远来看,利润率下滑的长期趋势难以改变。对中海而言,未来如何提高盈利能力是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就中海本身来说,无论是从融资端、费用端,还是成本端来说,其表现都无可挑剔,加权平均融资成本处5%以下,至年6月30日为4.01%,三费费用率同样在行业内具有绝对优势,年上半年三费费用率合计为8%,较年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依靠中国建筑的工程优势,中国的工程成本管控优质,为利润释放留足了空间。

因此,中海若欲保持住高利润率的优势地位,入手点或在以下几点:

其一、增强溢价能力,以质量和服务赋能产品。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成本维高的现状或难改变,所以,若想提高企业盈利空间,从价格端入手或为一大有效方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产品溢价能力的途径。

其二、广泛参与城市更新,培养高利润增长极。城市更新由其利润率较高而赢得房企争向布局,但也正因其周期长,需有一定的资金占用,很多企业不具备涉足城市更新的条件。中海具有明显的资源和资金优势,可以说其具备了从事城市更新业务的基础,或可通过合作方式培养企业城市更新操作和运营能力,一方面培养新的利润增长极,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增厚企业资源储备,为更长期可持续发展蓄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maoxingye.com/gdhyfl/40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