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商贸业非公经济平稳发展

   国际商报甘肃讯   平凉市商贸业非公有制经济已逐渐发展成为促进全市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商贸流通、农村市场体系、农村商贸服务体系、家政服务、典当、拍卖等方面,一大批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迅速发展壮大,为我市商贸业非公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也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商贸业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省上相继出台了扶持商贸业快速发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县乡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工程”、“大型家政服务龙头企业试点项目”等政策措施,使全市商贸业非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商贸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9.4%。全年目标任务是增长9%,超目标任务0.4个百分点。

  (一)流通业服务网络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截止今年11月底,全市商务系统批零住餐经营网点发展到6.3万户,全为个体私营企业,其中批零业5.13万户、住餐业1.17万户。全市营业面积在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企业和网点达到个,总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其中—1万平方米有82个、1万—5万平方米有76个。

  (二)农村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卖难问题有较大改善。为进一步健全完善适应全市农产品销售流通渠道,自年县乡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项目实施以来,我局综合考虑各县区、乡镇现有农产品规模、区域位置、市场定位和交通条件,指导县区商务局合理规划农贸市场建设布局,注重市场建设质量,并对市场布局合理、建设质量达标、配套设施齐全的市场给予资金扶持,促进农村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为全市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今年11月底,全市个乡镇中,有69个乡镇已建成农贸市场90个,总投资6.88亿元,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崆峒区崆峒镇、泾川县荔堡乡、灵台县梁原乡等56个农贸市场累计获得省商务厅以奖代补扶持资金0万元。这56个农贸市场均为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投资建设。

  (三)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农村商贸服务网络。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在加大对市内商贸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的同时,指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巩固和提高商品配送率,在主要乡镇及人口聚集的区域,大力发展建设高标准的农家店和乡镇商贸中心,实现农村群众购买日用必需品足不出村。重点培育了崆峒区振辉公司、泾川县南北公司、泾川县丰农公司、静宁德美公司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12户,这12户企业均为私营企业。累计新建或改造农家店个,直营店或示范店76个、商品配送中心13个、乡镇商贸中心5个;农村商品物流配送中心仓储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农家店营业总面积达到8.5万平方米,覆盖全市%的乡镇和61.8%以上的行政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商品的配送率分别达到68%以上和80%以上。

  (四)重视民生建设,商务为民优势进一步体现。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全市商务系统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机遇,找准突破口,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商贸服务业健康发展。一是针对全市家政服务企业“散、小、弱”,市场经营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我们依据商务部和省商务厅的政策导向,积极实施商务部大型龙头家政服务企业试点城市项目,截止目前,全市建成大型家政服务企业总部3个,家政服务直营店30个,连锁店30个,落实商务部服务业发展资金万元和地方配套资金60万元,已培训从事保姆、陪护、月嫂、家教、日常保洁等12个工种的家政服务人员4名,实现就业人;二是积极实施精品陇菜工程,组织参加服务业技能大赛和风味小吃展销会,我市一批私营餐饮企业获“甘肃特色名优小吃”称号。

  (五)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典当、拍卖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我市典当、拍卖业规范发展,我局严格执行典当行准入标准,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符合最低限额注册资本、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办理业务必需的设施、有熟悉典当业务的经营管理人员及鉴定评估人员的申请企业,按照省商务厅下达的年度发展规划进行资格申报,一视同仁,并依法进行年审。截止今年11月底,全市共核准典当企业21户,其中崆峒区14户、华亭2户,静宁1户、泾川1户、庄浪3户,核准拍卖企业2户,位于崆峒区。均为个体私营企业。(平凉市商务局)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pdkr.com/dmhydy/33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