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46亿元,同比下降4.4%,与上月相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的运行特点
(一)入库工作取得新进展,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止跌回升。1-11月,新增入库企业5户,当月新增1户(张掖水晶宫大酒店),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户数为户,同比增加19户,其中:年底企业入库11户,大个体入户3户,年月度企业入库5户。止目前,全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企业户,占全部限额以上单位总数的81.5%。入库企业为限上商贸企业恢复性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上月相比,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批发业销售额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增速由负转正,比上月提高2.2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当月增长6.5%,比上月提高7.4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当月增速比上月提高4.2个百分点。
(二)商贸流通网络不断健全,城乡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市场新型商品流通网络不断完善,专卖店、超市、便利店、百货店等各种业态竞相发展,为消费者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品种丰富多彩,极大满足了居民深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1-11月,城镇市场实现商品零售41.86亿元,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88.2%;乡村市场实现商品零售额5.6亿元,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1.8%;乡村消费所占市场的份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城乡消费比由上年同期的92.9:7.1调整为88.2:11.8,乡村消费的比重在逐步增加,城乡消费结构在逐步优化。
(三)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住宿和餐饮业持续升温。1-11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和34%。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增长和信息网络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住宿餐饮企业借助“互联网+”拓展业务,与“携程”、“去哪儿”、“艺龙”、“美团”等门户网站合作,营销模式不断完善,助推了住宿餐饮业的快速发展。1-11月,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69亿元,同比增长17.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34亿元,增长12.12%;1-11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5%。
(四)生活必需品平稳增长,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从商品类值的27类商品占比看,吃、穿、用、住类商品零售分别占比为23.4%、2.8%、7.3%、3.3%;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零售占比分别为37.7%、25.5%。
1.吃穿用等生活必需类商品平稳增长。1-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类、肉禽蛋类、水产品类、干鲜果品类分别同比增长2%、17.3%、15.8%、36.1%;饮料类同比增长9.4%;烟酒类商品同比增长5.1%,服装类同比增长13.6%,化妆品类同比增长21.4%,日用品类同比增长6.2%。
2.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1-11月份,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4.6%,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西药类同比增长2.77倍;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3.2%,比1-10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
3.居住类商品增速持续加快。1-11月份,家具类同比增长71.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21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增长2.4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4.大宗商品增速略有回升。1-11月份,石油及其制品类同比下降4.9%,降幅比1-10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11月当月石油及其制品类同比下降3.7%,比10月份收窄17.7个百分点;汽车类下降17.6%,比1-10月份收窄3.4个百分点。
二、限额以上消费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限额以上消费市场增长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店整体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入库工作力度仍需加大。1-11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下降4.4%。全市户在库企业,有36户企业增幅下降,其中批发零售企业有20户销售额下降,下降幅度超过20%的就有9家;1-11月,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0.6%,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仅1.02%。
(二)重点行业和重点商品销售不景气。自年以来,受张掖市滨河新区、张掖机场、兰新高铁以及围绕旅游开发等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的有力带动,石油制品销售增势迅猛,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的占比明显加大。近两年,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石油制品销售量价齐跌,在消化以上重大完工项目基数因素的同时,培育达标入库的限上批发业企业少、规模小,不能有效稀释石油制品销售低迷对整体商流市场的不利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因素在短期内不会弱化。
(三)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挖掘不足。全市农村市场专卖店、超市、连锁店等新型的零售业态规模较小、商品种类少。随着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质量和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大部分农民的日常基本生活用品选择就地消费,但大宗、中高档的生活用品、耐用品、建筑装饰装潢用品和奢侈品都是舍近求远在城市大卖场消费。农村消费市场供需矛盾,影响了农村市场的拓展和消费潜力的提升。
(四)县区间消费市场发展不平衡。从各县区企业数量看:甘州区、民乐县、临泽县、山丹县、高台县,肃南县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分别为78户、32户、19户、19户、18户、2户;从年度第一批入库企业户数看:甘州区入户15户,高台县入户2户,山丹县入户2户,民乐县入户1户。从六县区的总量看:甘州区1-11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34亿元,占比达到78.7%,民乐县、山丹县、临泽县、高台县的总量分别2.71亿元、2.67亿元、2.55亿元、2.18亿元,占比分别为5.7%、5.6%、5.4%、4.6%。从增长速度看:增长较快的是民乐县、临泽县、山丹县,这三个县分别增长25.4%、14.5%、12.2%;增长缓慢的是甘州区,同比增长0.8%;下降幅度较大的是高台县,同比下降62.4%。反映出县区间的地域差别、经济规模及结构、人口总量和消费层次的差距对消费市场发展影响较大。
三、促进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改善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一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逐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二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加强农产品城乡流通网络建设,努力推进城乡消费扩大升级。
(二)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提升农村消费总量。充分利用国家倾向农村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大中型连锁超市、品牌零售企业、住宿餐饮企业向农村延伸,合理规划,注重提高其服务品质和服务质量,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消费总量。
(三)发展网络零售,拓展居民消费方式。积极引导已在库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和化危为机的本领。引导企业加强对“PPP”模式的推广应用,积极适应当前网络化、电商化消费环境,围绕并顺应互联网及“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发展,调整经营模式和结构,鼓励企业积极建立“线上线下”互动平台,主动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方面有突破和发展,努力提升经济效益。
(四)积极主动作为,继续培育并加大限上企业入库力度。在今年入库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小升规”、“个转企”,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工商、质监、商务、税务等部门加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的清理、入库和管理工作,积极培育和引导企业入库;对入库过程中存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盖章等相关问题予以解决;商务部门做好计划入库企业的培育工作,做好德生堂、百康源、金张掖商贸有限公司、华侨大酒店、瑞纳酒店、金阳国际饭店等企业的跟踪服务,达到入库标准及时入库,做到应统尽统。
治白癜风兰州哪家医院好儿童白癜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