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国际经济形势、社会环境、海外监管秩序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疫情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欧美以“制造业回归、再工业化”战略为主导,推动中高端供应链回归本土或转移日韩,中国中低端产业链因涉及成本、政策和竞争等多方面的原因外流至东南亚、墨西哥等第三世界国家。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资企业逐步完成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产品“出海”、进行全球投资和产业布局,但部分中低端产业链为求获利经营不得不追随大厂实现产能转移、“走出去”寻找最佳的投资地点和合适的经营模式。面对中资企业的大量出海,合规建设、风险规避成为了“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的现实紧迫的问题。本文拟从三个不同层面的视角分析企业“走出去”的合规建设问题,以及后疫情之下的大合规时代,全球供应链重组整合中,中资企业“走出去”应对的挑战和合规建议。
企业“走出去”、合规建设、法律风险规避
一、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和视角看待企业“走出去”的合规建设问题
关于企业“走出去”的合规建设,一是既有行业的合规,主要包括对外投资层面和国际贸易层面,对企业“走出去”有越来越多的合规要求;其次是针对新技术、新业态的企业合规,对“走出去”的企业适应当地新技术立法、新政策以及“双碳”之下的ESG[1]合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出于竞争、国家安全、俄乌冲突的制裁等国际因素对于中国的高科技、关键技术领域、敏感行业以及制造业管制和制裁的大背景下,企业应对“走出去”的合规建设难度大、挑战大。本文主要是从大合规的概念看待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整体合规的挑战与应对建议。
(一)既有行业的合规问题。
既有行业“走出去”的合规建设,大部分如传统行业,包括企业从传统转型升级至新兴行业的过渡和发展,一般都需要符合基本的合规要求,除了境外工程承包等基础设施项目特定行业的合同、流程合规以外,大部分“走出去”的企业合规建设主要体现在对外投资层面和国际贸易层面的合规。
1.关于企业对外投资层面
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主要包括对外设立新公司或投资、收购境外公司、资产等形式,应确保对外交易、经营活动全流程、全方位的合规。一直以来,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需先对投资所在地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监管政策进行信息调研,对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防范,对拟投资或收购的境外公司和资产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有关投资设立当地企业或投资、并购所在国的企业时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