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衡阳民俗农耕庙会
“泉湖二月八”
胡朝阳
共六篇
泉湖二月八
胡朝阳
明朝时期,泉湖二月八农耕贸易集市主要产业支柱有茶、盐、瓷器和丝绸棉布。泉湖位于衡永古道之上,具有衡州特色的货物从各地运来,通过衡永古道连接广西全州往云南古道抵达越南。《衡州府志》中有记载:衡永古道为“秦筑驰道,汉开峤道,经捷岭南。唐、宋、元、明驿传邮递,代有兴废”。祁阳浯溪碑林存有明代文人留下的碑文,其中一首《题石镜诗》,作者落名为“安南阮辉滢”,“安南”既现在的越南。这块碑是越南人通过古道对中国进行交往的历史依据。宋《膳夫经手录》记:“衡州衡山茶,团饼而巨串,岁取十万,自潇湘达于五岭,皆仰给焉,虽远自交趾(今越南)之人,亦常食之。””那么明代,外国人要从五岭抵达潇湘衡州,必然经过泉湖。特别是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泉湖古镇贸易更是车流不息,日进斗金。泉湖二月八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曾经做出过辉煌的历史贡献。
民国以后,泉湖二月八遗留传承下来的主要经济支柱还有四大市,至今未变。交易样农具的“竹木器市”位列首位。朝朝代代,要解决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需要不断发展农耕技术,不断创新农耕工具。湘南地区传统农具的发明也颇有传奇色彩,如“斫木而为,凭河而引”的水车,又叫高转筒车,十分适应河网密布的湘南丘陵山带。短曲辕犁轻巧便捷,回转容易,耕地省力,在狭长弯曲的山地梯田使用,再合适不过了,这是湘南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智慧创造与伟大发明。尽管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再需要这些农具,但泉湖二月八市场仍然有卖,奇形异状、充满先民想象力的器物,经过现代农人的手工制作,依然带给市场无限惊喜和遐想。承载着五千年中华农耕文明血液的农具情感,流动在人们的记忆中,是那样亲切熟稔,大多数买者都是用于展览、收藏、纪念。
牛市位居第二。牛是农耕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祖先就开始将野牛驯化成家畜。农人认为牛拥有“五行”中水、土两种属性的神力。牛属水,水能生木,牛的耕作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以致五谷丰登。牛属土,土能克水,牛又可以降服水魔河怪,达到风调雨顺。牛是勤劳、忠诚、善良和财富的化身。正月初五是牛的生日,泉湖人已在牛王庙烧了香、贺了岁,给家牛喂了米饭和鸡蛋,邻里之间还结了“牛财亲”,盼望家家都有个好年成。泉湖二月八耕牛市过去有上千头牛,牛贩子们的“买牛经”独具特色。卖牛的人通常肩膀后面衣领上,要挂一把雨伞,这样穿戴的人,牛贩子才肯与他交谈,否则视为看热闹的,一概免谈。过去老辈谈价不说话,在衣袖子里比划,赚多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究其原因,说是老规矩,保持安静,与不让牛知道主人在卖它了,是对牛的尊重。
过去的牛市不仅卖牛,还有骡、驴等牲畜交易。如今卖耕牛的只有三百头左右,而机械化的铁牛,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等等成排成行,吸人眼球,成交额是耕牛的百倍千倍。以往,背上挂伞赶二八买牛的男子,说亲对当很容易,买得起牛意味着既勤劳又有财富,姑娘们愿意嫁给他。而今,姑娘们更是愿意嫁给买得起铁牛的小伙子。从二八集市开一台铁牛回家,不知有多少风光与豪迈,说不定半道便载上一位愿意嫁给他的美丽姑娘了。但仍然有太多的游客滞留在牛市,他们不为买牛,为的是摸摸牛背,听听牛的哞叫,想象一下“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与”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的天人合一、牧童短笛、水光田园的诗情画意。
位居第三为种苗市,品种繁多,涵盖五谷种子、林木种子、药材种子、百色花卉、各种园林绿化苗木及盆栽剪艺,二月春寒的风中飘荡着树香花影,充满着诱人的香味。第四位为中草药市,基本都来自云贵川少数民族地区,地上摆着百色草药、那坡草药、田东草药、德保草药等历史品牌记号,也有本土衡山草药、常宁草药、樟树脚草药和安仁草药等药号,基本为适应本地广大风湿病患者的草药、根药、泡酒药、蛇药,甘草、黄皮、红景天、翼首草、乌药、桃金娘娘、橄榄、槐根、柳根、山莓、铁皮石斛、白芨、射干,百色千种,不一而足,看的人眼花缭乱。更有治疗糖尿病、中风、妇科病、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的中草药,民间医师街上坐堂,讲解验方偏方奇法、灵丹妙药的神效,现场拔牙的,打火罐的,针刀挑穴的,观者出神入化,买者趋之若鹜。
泉湖二月八由始于祭祀寿佛爷的礼典,演变为开启春耕生产的衡阳农耕文化节会,从明朝清朝民国到今朝,年年人山人海,挥金堆土,鲜明的湘南商贸特点之外,还有着缤纷多彩的民俗特色。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年3月5日
泉湖二月八盛会
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