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贸易行业竞争情况

从目前的国内贸易情况来看,近几年我国经济规模保持了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增速下降较为明显,虽然线下贸易行业受到线上贸易的显著冲击,线上贸易经济已经度过了增长红利期,增速明显放缓。由于疫情原因,年国内经济受到了较大冲击,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年,国内贸易主要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同)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1.05万亿元,增长14.5%;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79万亿元,增长14.5%。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5%。消费升级势头不减,恩格尔系数为29.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4%,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考虑到疫情因素,消费实际上保持了相当程度的韧性。

近几年稳定且高速增长的经济加速了国内贸易快速发展。商务部出台了一系列的加强内贸规划,其中《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商建发〔〕号)为贸易类公司扩大进口,探索服务外包,促进内外贸均衡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同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启动,将降低税负总水平,增加公司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投资,扩大最终需求。根据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内贸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内贸易规划分为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网点规划三类。

发展规划依据国家或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制订,以促进全国或某一区域内国内贸易总体发展为目标,着重阐明国内贸易发展战略,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主要是对内贸行业发展进行总体设计。

专项规划依据发展规划制订,以促进或规范特定行业、领域或区域国内贸易发展为目的,包含一定的空间布局内容,主要是对特定范围内贸发展进行系统设计。网点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订,以优化城乡商业设施空间布局和结构、改善商业发展环境和居民消费环境为目的,侧重于空间布局,主要是对一个地方的商业发展进行总体安排。发展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网点规划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和网点规划要符合发展规划要求,网点规划要与专项规划衔接。

根据《国内贸易流通标准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内贸流通标准化发展要落实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及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标准化+内贸流通”效应,优化内贸流通标准体系,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强化标准应用实施与监督评估,提高标准应用水平,为加快流通信息化、集约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流通产业加快转型创新、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时期内贸流通标准化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是到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未实现增长目标外,其余年份增长的预设目标基本完成。

近年来,中国经济规模保持不断扩大的势态,刺激国内贸易稳步发展,但增速持续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考虑到疫情因素,该数据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整体看,中国国内贸易规模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增速出现回落。

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持续改善。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带动外部需求回暖、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带动进口持续增加、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以及相关鼓励外贸措施出台的背景下,进出口快速增长。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39.10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1%;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贸易顺差4.37万亿元。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下一步国内贸易发展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从有利因素看,随着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宏观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为内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流通、促进消费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为内贸发展释放新红利。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为内贸发展打造新格局。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为内贸发展拓展新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内贸发展增添新动能。总的来看,年国内贸易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预计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67%。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maoxingye.com/hytybg/40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