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整年,尽管作为代理商的我们深受困扰,但其实上下游都不好过。厂家一直对于控货这个事情无所适从,初衷都是好的,执行上盘根错节,稍有不慎,前功尽弃。终端门店经营还在,但房租、库存、人员成本,也是苦不堪言,今年势必会有一些变数。”与上下游合作多年,嘉兴嘉祺商贸创始人郑立峰看得到伙伴们的困境,对奶粉全销售链条面临的问题,也越发感到焦虑。
把“协同共赢”放在第一位
焦虑,源于他一直以来秉持的协作观念。从小成长于商业氛围浓重的浙江小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摆地摊赚钱的郑立峰,自认以诚相待自始至终都是摸准商业脉搏的最有效方式。所以经商数年,他都毫无保留全力以赴地将手中几个品牌做到当地市场份额最大。那些连接了当地众多药店、商超、母婴店的资金线与物流线,基本由他与品牌方一起完善构建。多方协同的合作意识,多种渠道的动销能力,成为嘉祺商贸最突出的特点。这些优势在后来的市场精进中不断被放大,让企业受益良多。“他们愿意站在合作品牌的角度考量市场。”品牌商通常会给出这样一些评价。理论上,厂商合作,是基于各自对对方的价值需求展开的。品牌方的价值是提供品牌、渠道服务、利益、专业人员支持,代理商的价值则是提供资金、网络、团队以及终端服务。但实际操作当中,品牌商经常自己“人手不够”,无论多牛的品牌商,自己派出专业人员到区域服务都不太现实,一是鞭长莫及,服务难及时,二是成本太高,得不偿失。嘉祺的团队总能在这时候及时补位,解决掉当下一些紧急的市场反馈与难题,在经营奶粉的专业能力上,毫不含糊。专业,加之以渠道积累,沉淀下来的就是一家代理商的基本动销能力。“嘉祺在推进零售端的动销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是零售端给出的反映。在浙江很多市场,经济向好,母婴单店发达,产出量高,经营策略其实还可以更灵活。郑立峰凭借自己早年的零售经验,有意识地通过相互交流促进门店动销。比如,选品不慎的问题怎么解决?哪种大型促销活动更适合本区域市场?什么样的妈妈班真有效果?价格策略怎样使用能推动购买?如何才能让门店会员增强互动?行业地位,都是要通过不懈努力来获取。但郑立峰一直思考的问题是:竞争如此激烈,凭什么让合作天平向我这边倾斜?”重构“代理商优势”
多方协同之外,他开始站在自身角度全盘考量商业机会。从传统代理的角度来看,嘉祺的优势非常明显:1、地缘关系与资金能力——熟悉当地市场,资源能力突出,这是郑立峰一直以来的生存发展基础。代理商的资金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替代得了的。年市场被清洗掉的一批百万级代理商,多折在资金上。2、仓储、配送与客户关系。出货能力,配送与收款,长期以来都是嘉祺商贸与终端最强的链接器。至于与客户合作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服务能力,具有各种先发优势。除了这些建立在“卖方市场”逻辑上的标准之外,他还开始逐渐完善自己的新能力:1、有专属合作品牌。“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极其适用于代理商。除了传统优势品牌,郑立峰也希望能寻到一些更新更锐气的品牌,是不是网红不重要,主要是品牌能否小带流量,帮代理商建立一定的交易关系。代理商也可以以此为基础,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赋能。2、影响区域与渠道。过去20年,代理商做市场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搞定商圈,原来大家在划定势力范围的时候,多参考行政区域。而在郑立峰的概念中,未来代理可能并不是区域越大越好,而是在不同阶段能否与公司战略相匹配,与行政区没有直接关系的习惯性商圈影响力,价值更大。过去数年做市场积累的全渠道资源,从专业店到药线再到商超,成为嘉祺商贸无可匹敌的线下优势。3、团队是根本。要有人力支持:跨越早期的坐商时代,行商模式必须有人力支撑,代理商除了优秀品牌支持,还要有自己的基本团队,能做物流配,能提供商业服务。要有执行支持:人力只有在目标、行动、检查、奖惩内循环的流程机制下,才可靠。团队能不断学习:无论是对品牌商新政策策略的理解,还是与终端客户的整体协同,都能做到同步一致。4、强调信息化。多方协同的理念,让嘉祺商贸不断在信息化管理上做各种尝试。郑立峰专门引进了适用于商贸企业的一款管理APP,希望实现品牌、代理、零售的协同共进,实现对一线的准确系统化管理。信息系统在最大限度地解决基础管理难题,比如提高巡店透明度,精准统计货物数据,精准统计库存数据,让新品展示更到位,有条理地推送重要商品,管理货物拖欠款……。““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精准服务至关重要的部分!”郑立峰也开始做了些尝试,希望突破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些理念瓶颈,比如承接雅培部分产品在浙江市场的线下全渠道。但他坦言,这些尝试,需要一个良性的产业环境来助推,“目前母婴行业还是有些浮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