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商贸客群的需求解析与对应方法

个体商贸业异军突起,数量大、分布广,小微金融成银行必争之地。

深入客户,切实了解其金融需求,对于银行的业务升级,更好地服务商贸客户具有指导性、参考性的价值。

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5%左右。

目前66.7%的小微企业主在寻找外部资金来源时,仍然把银行作为其首选融资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做普惠金融服务,有着天然优势。

银行与商贸客户的联系不够紧密

商贸客户由于入行成本低、技术门槛低、点多量广,成为小微企业的“生力军”,但由于其不定期进货的特性,他们大部分资金只存银行活期,甚至直接用现金进行进出货、人工、租金等支出,对资金流动性要求极高,因此与银行的日常联系并不紧密。

银行若想获取此类客户,可从其最稀缺的融资、获客方面入手,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资金流动性第一位

大多小微企业对扩大经营、长远发展的融资需求最为迫切。区别于规模化经营,部分个体户月流水金额不多,多用现金进行业务往来,对银行提供的诸如信用卡、外汇业务等需求不高,还是以传统的账户查询、个人贷款业务为主。

但45.8%的小微企业主均认为在向银行融资时,会遇到贷款到位时间长、无法提供足够抵押或担保物、不能提供合适财务报表、贷款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银行在合规、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上,能够高效、相对低成本地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银行应提前调研周边商户经营情况,走进商圈客户群,深入了解集群商户经营模式、业务特点、金融需求等属性,量身定制集群商户金融服务方案,实现对个体工商户的批量服务。

针对业主个人资金管理而言,由于经营投入较大,流动资金金额较大,家庭储蓄只占很小一部分。

因此,个人还需依靠理财产品来实现资金流动性和收益的双赢,例如货币基金、短期理财、滚动型理财产品和每日计息的理财产品等风险较小的产品。

此外,由于业主没有企业、单位的保障,商贸客户通常未办理保险,对意外的承受能力较低。银行可为其规划适当的社会养老保险,甚至是商业保险,增加其风险抵抗能力。

跨业联盟大势所趋

商贸客群的非金融需求仍可分为两部分:商户经营和个人体验。

银行和商户同为商业主体,有着相同的经营目标,相同的客户群体,却互不竞争,反而相辅相成,“异业联盟”成为一种有效搏击市场的手段。

异业联盟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把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商家集中在一个平台上,通过这个平台让消费者享受到一站式服务,而且是一站式优惠服务。

对于银行和商户来说,他们可以共享客户,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共造活动声势,从而扩增彼此的品牌影响力,起到1+12的效果。

在商户主的个人体验上,又可分为个人服务体验需求和家庭体验需求。与其他客群相同,业主作为个人主体,同样有追求实惠、便利等需求。

而银行在设计礼品回馈时,可针对其业务经营的特殊性,甄选价格标签、抽奖券等跟其业务相关的礼品,可能更为戳中商户的痛点。

而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很多个体商户承担着教育子女、赡养长辈、筹备养老等多方压力。银行除了为商贸客户筹备教育基金、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还可为其提供相关的知识普及和商户之间的资源交换服务。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maoxingye.com/dmhydy/39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