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立汽服招商工作如火如荼、以苏鲁浙皖豫为中心迅猛向全国各地扩展之时,在南方经济发展大省福建再传捷报,游上平先生以连夺国立汽服福建四个市级城市代理权的骄人战绩,荣登国立汽服英雄榜。
力争上游的他,将呼朋邀伴更多象他一样的重量级选手陆续加盟国立汽服,以卓有成效的行动赢得团队胜利和个人荣耀,为国立汽服打造中国汽服业第一品牌而挥洒辛勤的汗水!
游先生是从年开始从事汽服行业,先是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头脑灵活、为人诚信可靠的他生意越做越好,到年成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服务,也因而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关系。
人们常说,成功人士会自带光环,吸引他人的注意。9月14日,国立汽服福建南平市运营代理商姜总在南平搞了一场招商会,作为当地汽服界名人的他应邀参加会议,原本是礼貌性地应酬,却一下子就被国立汽服深深吸引住了。
他兴奋地回到家,回想起会议上展示出的国立汽服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创新的运营模式、专业的服务风貌等,越想越动心。
与亲友们商量后,他立即申请加入国立汽服大家庭,先是将自已的“百车堂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签约加盟国立服务,同时一口气连续签下福建三明、宁德、莆田等3个市的国立汽服运营代理权,将这些战略要地牢牢抓在自已的手中。当然,极有自信、执着认真的他,也把自已“做事就要做到最好”的性格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说,通过自已经营汽车服务行业多年的经验,他认识到近几年汽车服务市场竞争很激烈,急需一股新动力源泉的注入,国立汽服在这股急流中崭露出了强大的实力。
而且,国立汽服的央视上榜品牌影响力、雄厚的资金实力、高端的产品资源、控制风险的丰富经验,物美价廉的产品、专业的技术服务,都使得国立汽服掀开了中国汽车服务业崭新的一页,并在“中国汽车服务业第一品牌”的光明大道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而他将全力以赴地学习国立汽服的运营管理模式,融合进自已多年经营汽车美容店的经验,首先把自已积累的几千个老客户顺利转化成为国立汽服的VIP会员,并以他们良好的口碑宣传为突破点,快速地把国立汽服在当地做大做强。
资料链接:
一、三明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园林城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明辖2区1市9县,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人口万。
三明资源丰富。
拥有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林木品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6.8%,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
享有福建矿产“聚宝盆”之美称,现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79个,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9种,已开发利用的43种,石灰石、钨、萤石、石英石、稀土储量居福建省前列,煤储量占福建省的42%、煤炭产量居福建省第2位,尤溪铅锌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矿,重晶石储量居全国第5位;
三明是闽江源头,境内水源充沛,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的3.5倍,全省的1.7倍。
三明山川秀丽,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区内汇集岩溶、丹霞、火成岩等多种构景地貌,演化了纷繁复杂的地质历史,形成地质结构丰富、自然遗产多样化的特点。
全市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2个世界级品牌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各50多个,数量和等级名列全省前茅。
主要旅游景区有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闽湖,宁化天鹅洞,清流九龙湖,沙县淘金山,三明市区格氏栲自然保护区、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大佑山、瑞云山,尤溪九阜山,建宁金饶山、闽江源等。
碧水、丹山、溶洞、森林、田园、古文化融汇于原始古朴的苍茫绿野,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生态旅游胜地画卷。
三明产业基础雄厚。
是福建省的重要工业基地,集聚了福建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人造板、重型卡车等生产企业。
其中人造板、化肥产量占全省的1/2,水泥占全省的1/3,钢材占全省的1/5。路面机械、环保机械、橡塑机械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已形成冶金及压延、装备制造、矿产深加工、林产加工、纺织工业、生物医药及生物六条产业链,三明已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三明商贸流通活跃。
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旅游等服务业快速成长,是福建省唯一全国加快流通产业发展试点城市,拥有汽车、林竹、农产品、金属制品、农资等专业市场,拥有全国最大的花卉电商物流中心和海西三明现代物流园、三明城市物流园、三明“陆地港”等区域辐射力强的物流网络,初步建成连接沿海、联动周边的商业繁荣带,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辐射内陆的重要节点。
三明是国家级公路枢纽城市。
三明东连福州、泉州,西接中部腹地江西省,是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连接带,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重要区域。
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集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机场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福(州)银(川)、泉(州)南(宁)、长(春)深(圳)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厦(门)沙(县)、永(安)漳(州)高速公路、莆(田)炎(陵)高速公路三明段正在加快建设。
江西向(塘)莆(田)快速铁路已建成运营,南(平)三(明)龙(岩)快速铁路即将建成通车。今年还将动工建设浦(城)梅(州)、吉(安)泉(州)铁路,将全面打通三明连接内陆与港口的快速通道。
三明正在逐步成为福建省快速铁路通车里程最长、密度最大的城市,三明沙县机场也已建成通航。
三明有理想的投资环境。
三明是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政务环境持续优化,有关测评报告显示,三明的投资环境满意度居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第一位;三明生态工贸区享受省政府支持工贸区发展的优惠政策。
三明市区和永安市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三明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可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三明是传统工业基地,三明人来自五湖四海,产业工人敬业勤奋精神非常显著。
二、宁德市
宁德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辖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9个县(市、区)和东侨经济开发区,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6万人,是海西东北冀正在崛起的一座海湾新城。
第一,历史有积淀。
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夏、商、周时闽东属古扬州。三国时属吴国,是吴国造船基地。晋太康三年(即公元年)设立县治温麻县(治所在今霞浦县沙江镇古县村),唐(年)改长溪县,唐(~年)将长溪县的宁川和古田县东北划为戴德场,年(五代后唐)升场置县(宁德取宁川之“宁”、戴德之“德”为之定名)。清朝光绪年间三都港开埠设立福海关,是福建最早的海关之一。
闽东是革命老区,是长征前全国八大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民国23年(年),成立中共闽东临时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范式人等在这里领导革命斗争。新中国成立后,设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3月,改设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年正式撤地设宁德市。
第二,区位有优势。
宁德位居长三角、珠三角、台湾三大经济区中心位置,是连接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出海口。
天然良港三都澳,位扼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和中国沿海南北海岸线中心点,处于上海港、深圳港、台湾基隆港三个大港之间,具有发展成为国家主枢纽港和国际性综合大港的条件基础。
第三,发展有空间。
一是岸线富集。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岸线公里,均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
三都澳港历史上一直是福建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世纪初,被孙中山先生列入《建国方略》,抗日战争前,曾为大半个中国供应“美孚石油”和其它日用品。三都澳口小腹大、不冻不淤,出海口仅3公里,水域面积平方公里,10米以上深水域面积平方公里,深水岸线公里,是宁波北仑港的5倍,日本横滨港的3倍,超过荷兰鹿特丹港,规划可建3万吨级以上泊位多个,其中20-50万吨级泊位61个,主航道水深30-米,50万吨级巨轮可全天候进出。
二是平台具备。全市现有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39个,其中省级11个(包括海西宁德工业区和宁德漳湾临港工业区),为宁德打造福建新的增长极和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资源丰富。全市可供建设用地90多万亩,可供造地的滩涂面积5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6条,淡水资源总量达亿立方米。
已投产和在建的水电、火电、核电等总装机达万千瓦,风电、LNG电厂、抽水蓄能发电正在加快建设,可为大工业建设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第四,产业有基础。
农业方面,宁德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基地(年产量占全国的70%)、茶叶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的5%,其中绿茶产量4.89万吨,红茶产量1.4万吨,白茶产量4吨)、银耳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和太子参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60%)。茶叶、水产、食用菌、水果、花卉、蔬菜、畜牧等产业已基本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
工业方面,初步形成了电机电器、食品、电力、船舶修造、建材、汽摩配件、生物医药、化工、冶金、皮塑、新能源、新材料等12个重点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工业产业体系。
随着一大批央企、国企、外企、民企进驻宁德发展,“十二五”期间可望培育形成电机电器、不锈钢、能源、钢铁等4个千亿产业集群。
旅游方面,境内拥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3个4A级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五,县域有品牌。
有“一城二都十乡”之誉,即“中国化油器名城”,“中国中小电机之都”、“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刀剪之乡”、“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大黄鱼之乡”、“中国鲈鱼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晚熟龙眼之乡”、“中国南方葡萄之乡”。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6个,居全国设区市首位。
第六,条件有保障。
一是交通便捷。由于过去交通不便,宁德优越的资源禀赋基本未得到开发。现有沈海高速公路、温福高铁临港临城穿越,宁德经武夷山通往江西上饶的高速公路于今年6月份建成通车,通往浙江衢州进而连接武汉的高速铁路可望在今年开工建设。此外,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还有5条高速、2条铁路。
二是政策机遇好。当前,国家和福建省为宁德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务院批复的海西发展规划,把环三区域列入海西“九个集中发展区之一”。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宁德打造成为福建新的增长极,并配套一系列政策措施给予培育和扶持。
宁德市先后出台了鼓励总部经济发展7条意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条意见,加快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8条意见,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9条意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6条意见等,为各方投资者在宁德创业开辟绿色通道、营造良好环境。
三、莆田市
莆田市,现辖1县、3区、2个管委会(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湄洲岛管委会、湄洲湾北岸管委会),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万。
地理优势明显。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北连省会城市福州,南接历史名城泉州,西依戴云山,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中市距离仅72海里。
历史底蕴深厚。史称“兴化”,建制至今已有0多年,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唐以来,涌现出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
妈祖文化独特。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圣地,“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传承千年,全世界妈祖信众有2亿多;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年11月2日举办了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扩大了妈祖文化的影响力。
基础设施完善。拥有“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湄洲湾深水良港,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多个,已建成49个深水泊位;
福厦铁路、向莆铁路贯穿全境,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投入使用;福厦高速、沈海复线、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两纵两横”格局;莆田机场正在谋划建设。
人居环境优越。主城区拥有65平方公里城市生态绿心、6万亩的荔枝林带,森林覆盖率达59.8%;城市内河水系发达,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莆商实力雄厚。在全国及旅外经商从业的乡亲有万人,其中海外侨胞万人,分布在85个国家和地区,李文正、黄志强等一批知名莆籍华侨在港澳、东南亚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
在国内大约占民营医疗行业的85%、木材市场近70%、金银珠宝行业的60%、油画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四、建瓯市
建瓯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
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个村、27个居民委员会,疆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0.7万亩;总人口54.5万,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10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历史沿革: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建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多年,是一座有着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元年(公元年)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公元年)设建州,“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年10月撤县设市。
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
旅游资源: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建瓯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武夷根艺城,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有福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佛教圣地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鼓楼),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苑御焙遗址、东岳庙,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有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4处古城门。
徐墩根艺小镇获批福建省首批特色小镇,迪口葡萄风情小镇投入运营。
小松湖头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东峰井歧被列为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福矛酒业和双龙戏珠工业旅游示范点通过验收;迪口镇被列为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徐墩镇获评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
交通环境:为江浙入闽咽喉要地,交通便捷。
京台高速公路(G3)、长深高速公路(G25)、合福高铁、峰福铁路、国道线与省道线、线贯穿而过。合福高铁设有建瓯西站。京台高速公路建瓯至闽侯段已建成通车。
衢宁铁路全面开工,在我市水源乡设立客货两用的建瓯东站。
农业经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建瓯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全国重点林业县(市)”、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市、“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盛产食用菌、莲子、泽泻、仙草、松脂等多种土特产品,笋制品、茶叶、莲子、芦柑、葡萄、大米等众多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或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建瓯锥栗、北苑贡茶、东峰矮脚乌龙、建泽泻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瓯笋干”成功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年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闽北分中心落户建瓯,闽北万足众创空间被确定为省级众创空间。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潜力无穷。
政府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做强做大、上市升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
双羿竹木等4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利树股份、华宇集团、芝星炭业主板上市取得新进展。
源光电装一期项目正式投产。
黄华山酿酒获评第五批“福建老字号”企业。
商贸流通:历来为闽北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为国家商务部首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试点县(市),系“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被列为福建省首批笋竹产业“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县。
美食工程加快推进,“春天美食广场”正式运营。
全市现有物流企业94家,货车拥有量约占南平市的三分之一;
启动“海绿农商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福建省春天建农等九家实体企业作为应用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平台,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
社会民生: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先进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一级达标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生态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为第一批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被确定为“中国竹炭产业基地”和“国家第一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
被评为中国版画、中国根雕民间艺术之乡,文庙修缮完工并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瓯挑幡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确定为“国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联系点”。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徐墩镇获评全国“双服务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挑幡再次走出国门,应邀赴马来西亚表演。闽北首家知青文化博物馆开馆。首部《建瓯年鉴卷》正式出版。档案数字化建设扎实推进。市图书馆获“省古籍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国立汽服成功的秘诀
我们国立汽服能做到的,最后客户你也能做到,这不是我们的优势。当然你需要我去做,我也能满足你。你无法做到的,我能帮你解决,这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国立汽服提供:强大的品牌、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系统、尖端的产品、顶级的服务作支持......
招商投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