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把手机装进收纳袋,而是把手机光明正大拿在手中,有点意思……”近日,江西理工大学一老师鼓励学生带手机上课,课堂效率大幅度提升,充满趣味的课堂,受到众多学生点赞。
新闻动态NEWS
﹀
﹀
﹀
图为上课时,学生用手机签到。江西理工大学供图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江西理工大学一位老师鼓励学生带手机上课,课堂效率大幅度提升,受到众多学生点赞。据了解,学生们所使用的是一款手机学习APP,该校老师对该款APP进行改进,添加课件设计以及后台互动应用等功能,将它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实现了信息化的高效课堂。目前,该款APP可实行课前签到、课堂研讨、虚拟论坛发言互动、随堂测验以及作业评分等多种小功能。
“课堂上,通过随机选人提问、测试等方式,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去讲解,课下还可以做到有效的在线交流讨论。”学校老师朱花如是说。
课堂现场,在选人、抢答问题环节,学生们争先拿起手机进行互动。
“比较有趣味性的课堂,我最喜欢的就是选人和抢答环节,回答的不错还可以加表现分。”该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刘峰表示,“每节课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课堂上,每次都很期待选中自己,很刺激的课程。”
图为学生用手机进行答题。江西理工大学供图据了解,信息化课堂上线以来,朱花将自己录制的课程微视频讲解以及相关学习资料上传至APP,供学生们课后复习使用,短短一个月访问数量已破10万。
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潘春荣说,信息化教学平台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还让教学评价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不再由一张试卷决定,而是通过平时的学习操行,对学生进行科学性的评价。学校也鼓励老师们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信息化教学。
学生课堂玩手机,是当前教育的普遍问题。不少学校所打造的“手机收纳袋”,提倡“无手机课堂”,却频频引起争议。
根据“赣青团学”之前的调查显示,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等江西高校现已经实行“手机入袋”制度,并一级级落实,严格执行考核和管理当中。
江西高校出现“手机袋”神操作,上课前的场面是这样的……
(点击链接即可查看往期相关推送)
无手机课堂的利弊
针对部分大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好手机对学习的影响这一问题,“无手机课堂”可以提供一个绝对安心的环境。
在大学课堂上,“低头族”早已成为“主流人群”——上课刷朋友圈或者玩玩手游,更有甚者,还会在朋友圈同步“点评”老师的上课内容……
除去这些表象,手机的搜索引擎功能更会引发大学生思考惰性危机——当老师课堂提问、布置作业时,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手机去查询答案,忽略了思考这一最重要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通过无手机课堂活动,可以直接有效的阻止或减少这些现象,慢慢培养良好习惯,形成优良学风。
任何事都不存在绝对性,“无手机课堂”也必然存在一些弊端。
在移动互联网席卷全球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连接世界的窗口,强制没收手机,无疑是人为切断了同学们与广阔世界的联系,利弊兼有。对于部分同学,可能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概不听从。有些同学有两个手机,表面上交一部手机,实际上还留着一部使用。更有甚者干脆直接倒头就睡、上课聊天。这些现象都违背了活动的初衷,致使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滋生了一些恶劣行径。
当然,对于另外一些自控能力强,自学能力强的同学来说,在课堂上适当的使用手机,一边听老师授课,一边上网查资料,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相比于中学,大学课堂不再是固定的教室和满满的课程,在学生有更多自主安排时间的同时,也将学习更多地引入日常生活中。合理的利用手机的便捷性来学习,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事实上,无手机课堂的初衷是端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但面对当下手机不可或缺的现实,过度干预和设限,有时反倒会“适得其反”。而手机和课堂也并非“水火不容”的两个对立面。我们需要的不是“粗暴”限制,而应设置一个合理的使用范畴,在引导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管理。
没有人敢说无手机课堂一定高效率,但大学生“低头族”给课堂带来的困局也确实存在。手机入不入袋,这是学生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自控能力,上课学习与否关键还是看个人,如果学生自己不想学,自己控制不住自己,那么再多的措施也只会徒劳无功。而学校要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正确引导学生,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不妨扪心自问,手机对自己来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果是你,你会支持哪种做法?
你可能还想看:
你的辅导员是真的为你好吗?
史上最全!江西高校寒假时长排行榜出炉!更扎心的却是……
江西高校图书馆一览,颜值最高的竟然是?!我要去那上自习!
距四六级考试还有两天?!我梦到了自己考分......
"学生干部到底有多累?"
年12月7日/第期
编辑:欧阳文意刘西茜胡启迪
审稿:卞新华
稿件来源:综合整理于中国新闻网
稿件整理:江西省学生联合会新媒体中心
让我们在评论区看见你的声音!
赞赏